百年时间,中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过多次变革,葫芦坝上的阮昌明怀着对土地的深厚感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土地变革,让曾经给农民带来沉重苦难的河滩沙土地焕发了青春活力。
阮昌明的父亲精明能干,做庄稼是一把好手,希望唯一的儿子能够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儿子却继承了他的衣钵,弃教务农,来到葫芦坝耕种他买下的八亩沙滩地,由此与葫芦坝沙滩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民国二十一年盛夏的一个夜晚,涪江突发洪水,葫芦坝变成一片汪洋,数百间房屋、几千亩土地瞬间被冲毁,不少人葬身于洪水之中,唯独他家与邻居夏大叔两家幸免,八亩庄稼稍有损失。洪灾过后,他以较低的价格买下相邻的二十四亩沙土地。忙时种地,闲时外出当挑夫,日子过得比其他农户舒坦;美中不足无香火继承人,父母尽力,妻子开明,历经坎坷如愿。挑夫路上结识谭林,思想发生巨变,追求理想信仰,先后变卖两块土地资助敬老事业;经历生死战场、情感纠葛,失联几年回到家乡,愤世道不公,组织农民、盐工抗税罢工,遭当局追捕逃亡他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农会主席、副乡长等职,积极参加减租退押、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等一系列变革运动。后因一段本人说清楚但未找到证人的历史受到歧视、打击,仍旧勇敢面对,最终还他清白。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土地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年事已高的他鼓励子孙积极投入到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的劳动中,葫芦坝最后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沙土地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农民由贫穷走上幸福之路的变革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