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xml:namespace>
李永安◆著
写给读者的心底话
这次出版的散文集,是我从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中筛选出来的,每篇文字不长,却是心灵深处的感受。
1971年,我从西安市第十中学毕业,到陕西安康参加过修建襄渝铁路建设。在这个艰苦岁月里,我的人生理念发生了变化,这次收集的《难忘的襄渝线》《汉江情》《学兵的压缩菜》《一个三线学兵的记忆》《从襄渝线回来的那天》《军医生活》等散文都是我怀念那段生活的感受。1973年,我从三线分配到西安市文化用品批发部青年路仓库做搬运工,我住的是一间老厦房,青砖铺地,木方格窗上糊着薄薄的白纸。到了晚上,院子里特别清静。居住在这种环境中,我只有把自己埋在书堆,在静静的夜里消磨时光。1976年,西安市百货公司举办了一个“七二一”大学写作班,仓库领导推荐我去学习,学员都是从商店和批发部选送的职工。在这里,我们听文学讲座,外出采风,老师讲评习作,收获的确不小。学习结业后,我又借调到公司宣传部工作,从那时,我开始发表习作。散文《民生楼下话沧桑》,就是发表在《西安日报》上的处女作。1981年,我又考取了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三年的系统学习,为我今后的散文创作铺下了路子。
业余写作是辛苦的,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是不行的,有好几次因工作等多种原因,我放松了写作,但是,对散文创作的爱好和信心又鼓励我拿起了笔,我细心地观察生活,生活中的每一朵细小的浪花都给了我启发和感受,唯一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一篇篇文章被发表,滴滴汗水没有白流,这条路我还要坚持走下去。
用心来写作,对得起读者,是我写作的准则。愿我这次散文集的出版,如涓涓细流,滴滴泉水,汇入江河,为读者写出更好的作品来。此书在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劳动者报社社长刘建贤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广玉兰图书出版中心周花荣老师的诚心运作,在这里表示深深的谢意。
李永安
2012年3月
目录
写给读者的心底话/1
老槐树/1
沉醉樱桃谷/3
浐河的记忆/5
城墙根下的记忆/7
船在漓江行/9
春天野菜香/11
从襄渝线回来的那天/13
大树下的母爱/17
担水/19
道北记忆/21
第一次登华山/24
感恩记忆/27
古城墙的傍晚/33
逛书摊的收获/35
汉江情/38
好邻居/40
红雨伞/42
怀念那棵梅/45
怀念西安老院/47
家乡老屋/49
涓涓细流润心田/51
军医生活/54
老马车/57
毛女/59
母亲的缝纫机/62
难忘的襄渝线/64
盼信/66
骑马/68
送行/70
岁月留影/72
桃园寻静/74
填表/76
童年的记忆/78
团圆梦/80
袜板/82
我家的藏品/84
我与《劳动者报》的风雨五年情/88
溪水情/90
小峪河/92
幸福和享受/94
学兵的压缩菜/97
民生楼下话沧桑/99
摇鼓车/103
夜宿秦岭/105
一点一滴总是情/107
一个工会干部的一天/110
一个三线学兵的记忆/112
雨中乌镇/114
在贡院考试/116
在老院过年/118
消失的敬礼/121
住在水边的日子/ 124
电大岁月/ 126
没见你,很想你/ 129
●老槐树
在我的记忆里,家中的院里有棵老槐树,粗粗的树干 ,浓绿浓绿的树叶,向四周延伸着,宛如一把绿色的大伞,遮盖着小小的院落。
老槐树一生普普通通,她没有白杨遒劲的枝干,没有杨柳婀娜的身姿,但我却喜爱老槐树。小的时候,每到夏季,灼热的天气让人透不过气来,老槐树下却是一块凉爽的天地,当夜幕降临的时分,微风吹拂着树枝,发出哗哗的响声,院里的邻居们总爱坐在老槐树下聊天,他们说着,笑着,有的摆开棋摊对弈,有的讲着三国的故事,好不热闹,我和伙伴儿则在树旁围成一个圆圈,玩起了丢手绢游戏,大家唱着“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身边,大家不要打电话,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丢手绢游戏玩完了,又围着老槐树玩捉门,直玩得累了,渴了,才各自笑着喊着跑回家去。
晚夏的中午,老槐树上的知了的叫声更是那样的悦耳。这个时候,我最爱和伙伴们捉知了,我们用一根长长的竹杆,将铁丝在杆头弯成一个圆圈,再用绳子在圈子中间绕上几道,然后在老屋墙角有蜘蛛网的地方,用竹竿把蜘蛛网轻轻地一勾,蜘蛛网就绕到了圈子上。接着,我们轻轻地爬到老槐树的半腰枝上,先仔细听准了知了叫声的方向,再用竹竿上的圈子猛地一扣,一只黑糊糊的知了就粘到了圈子的蜘蛛网上。
到了春季,老槐树结的槐花又密又繁,浓浓的槐花香味扑鼻,槐花犹如一颗颗白色的小珍珠镶在绿色的叶子上。这时,母亲总是喊着:“快,勾槐花去,”我们就拿着竹竿,筛子跑到槐树下,用竹竿勾着槐花,母亲把勾下的槐花用水洗净,加上面粉,蒸成麦饭,我和伙伴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觉得格外的香甜。
老槐树伴随着我长大,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多乐趣。院里的邻居们也都爱着这颗老槐树,人们为她修枝,浇水,槐树下总是扫得干干净净,邻居们搬走一家又来一家,老槐树始终是人们朴实的伙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老槐树也因院落变迁消失了,但是,在我的内心里,依然是深深地记着那棵普通的老槐树。
●沉醉樱桃谷
五月的天气,阳光明媚,车驶上白鹿原不远,成片成片的樱桃园进入眼帘,只见大路两旁,都是提着小篮卖樱桃的村民,远远望去,大路两旁,都是樱桃树,在村民的指引下,我来到盛产樱桃的龙湾村。龙湾村座落在白鹿原半塬的坡上,又名樱桃谷,站在塬顶,向下望去,只见浓绿浓绿的樱桃树密密覆盖着整个塬坡,我们慢慢顺着绕原公路下到樱桃谷里,只见樱桃树一棵接一棵上面挂满了樱桃,又大又红的叫红灯笼,黄中透红的叫黄玉,红亮的小樱桃叫红玛瑙。树上长的、路旁摆摊的、游人手里提的,全是樱桃,真是进入了樱桃世界了。当我们来到龙湾村一家樱桃园中,进到门楼里边,园子里,后塬坡上全是一棵挨一棵的樱桃树,主人热情地指着远处白鹿原说:“你看,远处的原口像一个龙头,这边又像是龙尾,如一条巨龙弯曲在这里,如今盛产樱桃,龙湾村更有名气了。”我在园中看到一棵粗大的老樱桃树,粗大的树干又分为四个支树干,枝叶茂盛,上面高高低低结满了一串串红彤彤的小樱桃,主人说:“这棵樱桃树是棵老树,已有一百多年了,现在还是年年结果,繁得很,还甜,你尝尝。”说着主人随手摘下一串樱桃,递给我,果然是水甜水甜,真够味。
最有意思的是摘樱桃了,主人搬来一个小木梯子,递过一个小竹篮,笑着对我说:“你们自己摘,想摘多少摘多少,随便吃,好好享受一下摘樱桃的乐趣。”我爬到梯子上,满树都是红彤彤的樱桃,不知该摘哪串好。摘了一会儿,胳膊就困了,还满头流汗,看到许多村民手里都提的一篮篮的樱桃,这凝结着他们多少汗水啊。主人告诉我,摘樱桃不是随便摘,也有讲究,摘的时候要轻轻地摘,不能伤了树芽,否则,来年就不结果子了,另外,摘樱桃的时候,樱桃有生有熟,不能一串摘下,拣熟的轻轻捏住樱桃把儿摘下。我满头大汗摘了多半小篮子,秤了一下,约有四五斤,主人给我用塑料袋包好,热情地招呼我们坐在樱桃树下,凉爽地喝着茶水。我们又来到路旁一家农家小院,青砖门楼,低低的土墙,进到院内,约有十多棵樱桃树,树枝伸出了墙外,树荫下放着小桌小椅,后院靠塬是四五间窑洞,院内十分清静,主人是一个中年人,脸红红的,他用竹篮端出一篮樱桃说,吃吧,咱这里有的是。在这农家院内,使人感到舒心、安静,远离了城市生活的噪声和紧张的节奏。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微微的凉风吹拂着,我们才恋恋不舍离开樱桃谷,站在风光秀丽的白鹿原顶,放眼望去,万亩樱树一眼收,真是大自然美的享受啊。
●浐河的记忆
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乘车去东郊,当公交车驶上浐河桥上时,车上一乘客情不自禁地说:“看,浐河,多美。”我转过头,浐河的确变了,清清的河水,岸边绿色柳树随风飘荡。的确,浐河真美啊。
古老的浐河从小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儿时,就听老人们讲八水绕长安的美好故事,也从心里深深地记住了浐河。记得小的时候,大人们带我出去,路过东郊浐河时,看到浐河,那时的浐河真是美呀,清绿清绿的河水,河中间水鸟飞来飞去,河岸两边是绿绿的柳树,远处还能看到小小的木船在河中行着,在我的心里,就永远记住了这条普普通通的河水。我记忆最深的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候,我和三个小伙伴约好去浐河玩,那是一个炎夏的星期天,天亮的很早,我们带上水瓶、线绳、鱼钩就出发了。那时,我家在莲湖路附近住,我们也不知道有多远,反正有河挡住就到了。当时,我们每人滚了一副铁环飞跑,这铁环是童年最喜欢的玩具。也不知走了多远,直到太阳高照,我们汗流满面的时候,终于来到浐河边,我们顺着河堤向南走着玩着。现在回忆起来,那时的浐河,真是纯静的美,清绿清绿的河水,宽宽的河面,站在河边看见河中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水鸟不时在水面飞来荡去,不一会儿,就在河水中噙了一只小鱼,向天空中飞去,水面上划出一道细细的波纹。河岸两边排排垂柳迎风荡漾,我们在河边嬉水,玩飘石片,用水瓶捞小鱼,在河滩挖小沙坑,直玩到太阳快落山,晚霞映在河面上的时候,浐河变得更美了,青蛙叫声,鸟鸣声,微微的凉风吹着,我们玩的真不愿离开。当我们迎着晚霞,滚着铁环跑回家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这下可把大人们急坏了,到处寻找,最后见到我们,得知是去了浐河玩时,家里人都吓了一跳,狠狠教训了一顿。从此,再也没去浐河玩。
不过那次浐河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难以忘怀。
几十年来,我多次从浐河路过,看到逐渐干涸的河床,挖沙形成坑坑洼洼的河滩,细细的河水,我就非常失望和痛心,难免就想起了小时候浐河的美景。
现在看到浐河正在变,绿绿的河水,倒垂的杨柳,整齐的河堤……我就想,浐河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清,是一条流向西安人心中的河。
●城墙根下的记忆
我们家住在北城墙根下一条细细的小巷里,出了巷口,就是西安城墙,几十年来,我与西安城墙岁月相伴,几乎天天在城墙下经过,古老的城墙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在我记忆中,西安城墙过去是黄土显露,一个个黑糊糊的防空洞显露在城墙下,城墙上杂草丛生,城墙上的箭楼也破损不堪,这就是西安城墙的旧貌。那时,西安城墙也没人管理,城墙坡道随便上,记得1970年,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学校搞军事训练,我们全班同学从小北门的城墙坡道上到城墙上,在城墙上练走步、卧倒、射击瞄准,在暖暖的阳光下,训练了一个下午,直到夕阳满天的时候,我们才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下城墙去。那时,我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西安城墙能有今天这样的巨大变化啊!
在过去的岁月里,西安城墙给我留下的记忆太多了,最难忘的是出了巷口,在城墙根下,有几个剃头担子,排成一列,一块块方方的镜子挂在城墙上,担子一头是个板凳,凳下是一层层的抽屉,里边放理发工具,担子另一头是个木架子,上面放的是毛巾、肥皂,下面放着黄亮黄亮的铜脸盆,盆下边有炭火,加热铜盆里的水洗头,既简单又实用,在这里剃头的老人比较多,成了城墙根下一道风景线。到了阳光明媚的日子,城墙根下更是热闹,有下棋的,打牌的,自乐班唱戏的。孩子们在城墙上放风筝,玩弹球,在护城河里捉鱼虫,有近600年历史的西安城墙,给人们带来了多少乐趣和享受啊!使我难忘的是小时候,父亲经常带着我在城墙根散步,边走边给我讲西安城墙的历史故事。有一次,父亲带着我走到护城河边,他指着城墙外砖墙上一个个的坑坑说:“那就是1926年刘镇华围西安城时被炮弹击的”。父亲给我详细讲了那次围城战斗中,西安城墙坚固无比,被围攻八个月都未能攻破的历史,在这次围城战中,西安有五万军民饿死或战死,父亲深情地对我说:“永远要记住西安城墙,它承载着西安的历史。”父亲的这些话,我至今难以忘怀,如今父亲早已去世,他老人家肯定是想不到西安城墙竟变得如此雄伟和美丽。
有一次,我到桂林的阳朔去旅游,我被那里如画般的山山水水而惊叹,一位当地导游却感慨地对我说:“你们西安的城墙太美了,太伟大了,我想都想不到,现在还有保存的这么好的古城墙,真是名符其实的古城啊。”听了这些话,我为西安城墙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西安市民,都应该珍惜和爱护西安城墙。今年寒冬的一天,飞雪纷扬,我顺着护城河走在落上白雪的小道,啊,西安城墙掩映在漫天雪花之中,箭楼是白的,城垛是白的,环城树林是白的,古城墙像白色的巨龙,蜿蜒伸向白蒙蒙的远处,此情此景真是美丽极了,我深深感到,西安城墙的春天来临了。
●船在漓江行
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乘坐的机船就缓缓驶离了码头,这船分上下两层,第三层是甲板,可以站人观景。船在漓江上平稳地行驶着,我看着柔和平静的漓江水,没有急流,没有波涛,只有船行过去激起的白色浪花。我凭着船栏,细细地看着漓江水,江水真是又清又绿,水清得能看见江底细细的水草,水清的连蓝天白云,两岸秀丽的山峰也倒映在绿绿的江水中,真是水中有景,景中有水,江面上的小木船、竹排、游轮来来往往,好美好繁忙的漓江啊!
更令人感到美的是漓江两岸的山峰,山峰虽不甚高,却奇丽无比,有的山峰奇峰突立,直插云间,有的像一座瑰丽的宝塔,挺然而立,有的像婷婷玉立的美女,有的山峰高低有致,像一幅迷人的山水画,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九马画山了,远看一面陡峭的山峰上有姿势各异,飞蹄奔腾的九匹马,我们挤在船的甲板上数着马头,有的人数了七匹,有的人数了八匹,船上的人告诉我们正面看是八匹马,还有一匹马在侧面峰上,船驶过时才能看见,我们仔细一看,果然如此。
船在漓江上行,我看见江岸秀丽的山峰下,用绿竹子搭起的一排排房子,掩映在绿色的树木丛中,江边细细的一条曲曲盘盘的小路通向山村之中,江岸边有几十头水牛在江水里嬉水玩耍,水是绿的,山是绿的,多秀美的田园风光啊,过去只能在山水画中看到的景色图,现在却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是啊,在漓江上行船,让人心旷神怡,没有烦心、没有顾虑,只有大自然的风光带来美的享受。
我靠在船的舷窗前,正在享受着漓江美丽的风光,忽然只见一个小小竹排由两个渔民用一根长长的竹杆划着冲浪而来,在靠近我们坐的船时,渔民将一个小铁钩一甩就挂在船的铁环上,竹排和船并进,然后渔民拿着当地产的一种黄皮果伸进船窗,大声喊着:“五元一把,五元一把”。我尝了尝,酸中有甜,挺好吃的。船里的乘客纷纷购买,一会儿就将竹排上一筐黄皮果卖完了,渔民解绳而去,船离小竹排渐渐的远了。
船在漓江行了约四个多小时,缓缓地靠近了阳朔码头,上了岸,我回身看去,平缓恬静的漓江碧水茫茫,鳞光闪闪,真让人难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