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研究员,许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专栏作家,许昌市民协副主席,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成员。现供职于许昌县政协文史委,主编《许昌县文史资料》。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净土》《民间记忆》等多部,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300余篇。先后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杜甫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一、社会民俗
1、大槐树的传说
2、村庄因此而形成而得名
3、家
4、盖房
5、农家院
6、该叫啥叫啥
7、家谱
8、占卜
9、民间信仰
二、生活民俗部分
1、求医问药
2、求雨
3、剃头
4、闲话抽烟
5、上山拉煤
6、出远门
7、虱多不痒
8、古会
9、绳会
三、饮食民俗部分
1、一日三餐
2、无酒不成宴
3、斗酒
4、宴有宴规,吃有吃相
5、谁家的灶火不冒烟儿
6、有蒸馍不吃窝窝
7、烙馍可卷菜
8、馍和菜的完美演绎
9、馍香自油来
四、文艺民俗部分
1、杜寨书会
2、油梆戏
3、八大兑
4、铜器舞
5、玩狮子
6、远去的童年游戏
五、礼仪民俗部分
1、千里姻缘一线牵
2、百年好合
3、弄璋弄瓦都是喜
4、养儿方知父母恩
5、人生终点站
6、礼多人不怪
7、认干亲
六、节庆民俗不部分
1、元宵节
2、二月二龙抬头
3、清明节
4、端午节
5、绿月绿
6、七夕节
7、中秋节
8、腊八儿和腊八粥
9、祭灶
10、春节
正文:
一、社会民俗部分
大槐树的传说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流传已久。
莫非我们真是山西洪洞县的移民?不全是。
追溯许昌的历史,远了去了。考古专家在灵井遗址上发现了距今8到10万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称“许昌人”,这恐怕和人类的起源都能挂上钩。可以这么说,许昌土著居民堪称“人祖嫡传”,相比之下,明朝的大槐树距今才几年?
许昌沃野平旷,物产丰富,又地处“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惹得兵家必争,历史上便战事连绵。无论谁是胜利者,每次铁蹄踏过,定是一片狼藉,最可恨的是北魏大将周几,这家伙“袭许昌,夷许昌城”,战火烧过,“许昌人”的血脉能保几支?
元朝,许昌更惨,统治者横征暴敛,蝗虫也跟着耍横。至元十九年,“蝗食禾稼,草木俱尽”,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出现“人相食”的惨景。
朱元璋灭元后,深感“中原草莽,人民稀少”,决定向中原移民。元末战乱时,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山西相对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经济繁荣,人丁自然兴旺,加上外省难民流入,山西人口稠密,于是,便成了移民之源。
当时,洪洞城北有座广济寺,寺旁有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大槐树,树上有数不清的老鸹窝。明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办理移民事务,移民从各地汇集到这里,在大槐树下待命。派遣走一拨,又来一拨,大槐树下成了移民集散地。
当地百姓好不容易才过上安稳日子,让他们当移民,肯定不愿意,但官兵有的是手段,他们把移民一个个反绑起来,用绳子一穿一串儿,牵着走。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泪汪汪地看着大槐树告诉孩子:“记住了,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途中,如果有人大小便,就得向官兵报告:“老爷,请把俺的手解开,俺要拉屎撒尿。”次数多了,直呼“解手”,官兵也能明白,于是“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至今沿用。移民的手臂一直反绑着,时间一长,胳膊渐渐麻木,也就习惯了。
移民到达目的地后,恢复了自由,可是,许多人走路时仍然背着手。也许这种走路姿势比较优美、有风度,移民后裔也跟着学,到现在,许多人仍喜欢背着手走路,特别是悠闲自得踌躇满志时,骨子里的东西就会暴露出来。
另有一则传说,毫无科学根据,但民间非常认可。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用刀在每个移民的小趾甲上都切了一刀作为记号,无论移民逃到哪里,只要小脚趾甲是两瓣的,就被抓回去。刀伤不会遗传,移民后裔的小脚趾甲应该是完整的,但是,确实有不少人的小脚趾甲是两瓣的。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小脚趾甲是两瓣的人们,就成了铁证如山的“真老乡”。如果“验明正身”是真老乡,那么,“同是古槐迁来人,数世之后喜相逢。”很亲。
一些移民来到许昌,安了家。为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他们便在新居院子内外栽槐树,如果槐树上有老鸹搭窝,那便是老家的鸟也跟了来。
远古时期,部落迁来移去。后世,因天灾人祸或其它原因,家族、家庭搬迁更为频繁。大小规模的你来我往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无论从哪里来的,既来之则安之。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人,叫“新来的”;时间一长,成了资深的“老人儿”,会有许多新的“熟人儿”;出了这个地方,又相互成为老乡。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带着各自的生活习惯来到某地,入乡就得随俗,风俗经过同化和异化,积淀下来,便成为一种厚重的文化。
2011年7月4日发表于《许昌日报》
村庄因此而形成而得名
唐尧时期,高士许由率部族开垦了一片荒地种田,这片土地就随了许由的姓,叫许田。
为防寒暑、避风雨、驱野兽,部族成员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村庄。因为主要从事农活,村庄又叫农村。
村庄得有个名字,否则,人们怎能记住它、找到它?于是就有了许田村,这恐怕是许昌最古老的村名。
人类一代代繁衍,家族一批批迁徙,其它姓氏的人来到这里的某一个地方,拓荒种田,繁衍生息,随着家族的延续和扩大,也渐渐形成村庄。按照先例,给村庄取名时都想打上姓氏的烙印,于是出现了张庄、李庄、韩村、孙村类型的村名。
出现了姓氏重复的家族,他们居住的村庄总得区别开吧,于是,人们根据村庄所处环境的特点取名,比如张氏有了张庄,另外的张氏村落怎么办?他们一看,张庄地势平坦,而他们的村庄坐落在河边,就叫河沿张;还有一个张氏家族居住在河口,就叫水口张。如果同一姓氏都坚持用一个名字,那就比比大小、看看方位,比如韩氏居住的村庄都想占用韩庄或韩村的名字,没办法,村庄大的叫大韩村,小的叫小韩村,或者,东面的叫东韩村,西面的叫西韩村。
有些家族出了大人物,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为了让子孙后代知道祖上曾经辉煌过,便在村名上做文章,比如举人卢、校尉张。有些村庄虽然没出大人物,但在某一方面有特长,也是值得让后人记住的,于是就把姓氏和特长联系在一起当村庄的名字,比如油坊郑、糖坊李、枪杆刘、篦子张。
有些村庄生态环境不错,便以姓氏加上标志性动植物来命名,比如鸿雁李、水牛吕、蜜蜂张、桑树许、柳林董、桃园武。有些村庄有集市,便以姓氏加上“集”来命名,比如辛集、韩集、蒋李集。
明朝时期,大量的移民来到许昌,他们举家搬迁,依附于某个村庄定居下来,如果他们这个家族繁衍的速度快,强龙压住了地头蛇,就会琢磨着改改村名,地头蛇当然不愿意,肯定得较量一番,乡里乡亲的,都撕破脸皮还怎么在一个村庄混?各让一步,两家或三家的姓氏都显示出来不就可以了吗?比如陈胡、周胡、张崔吴。
有些村庄迁移来的家族不止一两个,没办法按照姓氏取名,比如一个村庄里,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都有,总不能取名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村”,只好根据其它标准命名,比如村里有座很别致的桥,就叫三券桥村。
有文化的家族给村庄取名时,得显示出书香味儿,于是就有了俭德村、德礼镇、仁和寨。
旧时,许昌信仰佛教、道教的人较多,寺庙、道观自然不少。信佛的拜佛,信道的求道,初一十五、逢年过节,大事小事,许愿还原,庙前寺后,善男信女云集。生意人总爱找人气旺的地方,于是就在寺庙或道观周围做起买卖,甚至修屋盖房定居下来。久而久之,聚集的人多了,就成了村庄。这些村庄的名字最好起,肯定是寺庙或道观的名字,比如白兔寺、琵琶寺、三皇庙、二郎庙。
从前有驿站,驿站下辖铺递,生意人就在驿路旁边开店,于是就有了七里店、蒋店、周店、水潮店等以“店”命名的村庄,还有了半坡铺、十里铺、兴源铺等以“铺”命名的村庄。
许昌是汉魏故都,在历史上曾闹出过很大动静,怎会不留下些历史遗迹?曹操迎献帝都许,大兴土木,修建都城,就有了古城、城角徐、城后董等村名。曹操实行屯田制,民屯以50人为一屯,军屯以60人为一营,这些屯田的地方所形成的村庄,以“屯”和“营”命名,如屯里、老吴营、高桥营。曹操陪献帝游猎的地方建有射鹿台,此地成村后称射鹿台村。关羽千里走单骑歇过脚的地方,叫歇马店。曹操手下将官常在一池塘饮马,该地得名将官池,而马厩集中的地方叫将马,后改名为蒋马村。
另一些与三国有牵连的村庄,其得名还有历史传说。曹操请献帝带领百官到许田一带打猎,刘备、关羽、张飞一同前往,士兵赶出一头鹿,献帝连射不中,曹操接过献帝的箭,射中了鹿,士兵上前一看是金鈚箭,齐声高呼万岁,曹操跃马抢到献帝前面,接受众人拜贺。围猎完毕,献帝启驾回都,刘、关、张心中愤恨,路过陈纪村,留在陈纪茶楼休息,并在此地痛陈曹操欺君罔上的事,后来陈纪村就改名为陈曹村。汉献帝有两个妃子,一姓张,一姓潘,二妃因救一落水儿童而双双身亡,村民将她们安葬在村西,并把村名改为张潘村。曹操杀了华佗,华佗的妻子在坟前痛哭一场,人们就把华佗墓旁边的村庄叫哭佗村,后改名滹沱村。这些村子确实存在,而传说未必是真,也许是后人牵强上去的。
有些村庄的得名却有史料记载。战国初年,魏国名士段干木在小召、陈曹一带讲学,百姓搭建彩桥欢迎,后该村得名段桥村;段公死后,所葬之地得名段墓村。东汉末年,孝子蔡顺携母避乱,采集桑椹,青色的不熟,自己吃,挑出紫黑色的奉母,一下子感动了路过的赤眉军,士兵洗眉而去,他们是不是回家“奉母”去了,不得而知,但“椹感涧流”的典故由此而出,此地还因此得名椹涧。南宋理学家裁靳之设帐讲学的地方,成村后得名帐地,后改名丈地。元末明初,苏辙七世孙苏英在村里修了座苏家桥,该村称苏桥。
有一时期,村庄改名蔚然成风,什么四新公社、红旗大队、向阳村等等,转眼之间,村子被不明不白地贴上了政治标签,人们也晕头转向、找村不着,花里胡哨地闹了一阵子,大家觉得还是先前的村名好,又改了回来。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榆林村已没有榆树林,桂村也不见了桂花树,秋湖村更没了湖,许多岗寨河坡、道观寺庙、亭台楼榭都已湮没
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村庄的名字还是固定了下来。
各地村庄的形成与得名,大抵如此。
村落固定下来之后,聚族而居者,靠亲情维持关系,不同家族杂居者,靠乡情保持和睦,他们因拥有同一个村名而荣辱与共。
2011年10月26日发表于《许昌日报》
家
院子、房子等,只是家的形式,为家里的人服务。
人,是家的中心。
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是构成和维持家庭的基础,如果两个人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婚姻关系,因为种种原因而临时生活在一起,虽然也算是有了个家,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人们聚族而居,靠亲情去维持家庭关系的稳定,确实是很好的生活方式。有亲属关系的人,才互有亲情。
亲属分三类:宗亲、外亲和妻亲。
拥有共同祖先和姓氏的亲属叫宗亲,又称血亲。宗亲分为直系宗亲和旁系宗亲。从本人算起,上辈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后辈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共组成“九世直系宗亲”,当然,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也是直系宗亲。
旁系宗亲分四等:本人和伯、叔、姑最亲,为第一旁系宗亲;本人和伯叔的三代以内子孙为第二旁系宗亲,俗称“近门儿”或“一自己”;本人和祖父兄弟的三代以内子孙为第三旁系宗亲,俗称“远门儿”;本人和曾祖父的三代以内子孙为第四宗亲,俗称“远支儿”。
外亲又叫女亲,主要是与祖母、母亲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以及与本人已出嫁女儿有直接关系的亲属,外祖父、外祖母、舅、姨、表兄、表妹、女婿、外孙、外孙女可称为相对亲近的外亲。超出了这些范围,虽然还有外亲,但属“远亲”。
有时,为了能攀上亲戚,硬是牵强,比如某人是某人外孙的大爷的堂兄的表弟,咋一听,有些关系,仔细一揣摩,摸不着头脑。这样的关系俗称“八竿子打不着”或“驴尾巴上吊棒槌”。如果这样去连亲,全国人民都是亲戚。
妻亲更为简单,妻子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和子女构成妻亲关系。如果想抬杠,也许会说,难道妻子的伯叔姑姨都不亲吗?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特殊原因,比如和这些人在一个单位工作或经常有利益来往,如果想攀亲,也能攀上亲,但只怕孩子们见了他们连称呼什么都不知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家,真好。一家人居住在一起,有劳动能力者挣钱,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照顾病残,有高兴事大家一起乐,有困难大家一起去解决,物质上共享,精神上互依。相反,如果干了不体面的事情,其他家庭成员也跟着蒙羞,为了家庭的荣誉,家庭成员会相互约束和自我约束。
以家庭为单位对外交往,保持亲属关系,联络朋友感情,把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梳理得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常言道:家有千口,主持一人。家庭的负责人俗称掌柜的,一般由家庭中辈分最高的男子担任。掌柜的是家庭的核心,处理家庭事务,如婚丧嫁娶、社会交往、家庭纠纷等,唯掌柜的马首是瞻。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庭成员如不听从,则“家法伺候”。
传统观念中,男主外、女主内,丈夫是“外头人”,负责外出、劳动、交往、购物等。妻子称“家里人”,负责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孩子、喂养家畜等。随着社会发展,妇女翻了身,也可做主人、当掌柜的,而且这种趋势的势头很猛,男人挣了钱,回家后要上缴给妻子掌管,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妻子成了名符其实的“掌柜的”,这也算是社会的进步吧!
过去,四世同堂是家族兴旺与美满的标志,如果晚辈提出分家,则被视为不孝,但是,树大要分杈、子多必分家。以前不实行计划生育,弟兄少则三几个,多则八九个,加上子孙后代及其配偶,几十口甚至上百口人在一起生活,确实不太方便,不得不分开过。
分家时,要请一个“中人”来主持,中人多由舅舅担任,也可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首先把家中财产登记清楚,然后分成若干等分,原则上一个儿子分一份儿,但没有绝对平均,有些物件是不可能分割的,只能靠中人去调停。如果兄弟之间因为分家闹矛盾,中人、特别是舅舅的作用就突出出来了,谁不听话修理谁。
现在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儿子一结婚就另立门户,哪怕只有一个儿子,也是如此,分家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这样对老人不公平,但已经形成风气,谁也没办法,子孙满堂的温馨场面只会在家人团聚时出现。
家庭成员之间,有几种关系很微妙。
兄弟之间,弟弟服从哥哥,称“一百兄弟没哥大”,如果父母不在场,大哥具有第一发言权和决定权。
婆媳之间,媳妇要服从婆婆,“十年媳妇熬成婆”,当了多年的顺从者,儿子娶了老婆,总算熬出了头,终于可以发号施令,然而,现在的婆媳关系却发生了颠覆,婆婆要看媳妇的脸色行事,这可不能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婆媳之间和睦相处,才是最正常的关系。
长辈和晚辈妻子之间,很严肃,比如公爹和儿媳、兄长和弟媳之间,有正事则说,无正事则不能说那么多闲话,不许开玩笑,更不许相互接近,否则就是不正经,被骂为“扒灰头”。
但是,弟弟则可以和嫂子随便开玩笑,特别是堂弟和堂嫂之间,玩笑开到少儿不宜的份儿上,甚至当众动手动脚,也不会被人耻笑与指责。当然,暗地里动手动脚可不行。
家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它是宗族繁衍生息的安全环境,是家庭相互依存的温馨场所,是一个人的起点和归宿。
成了家,便有了责任和义务;有了家,便有了温暖和依靠。在外面累了、苦了、受委屈受打击了,回到家里倾诉一番,家人安慰几句,吃顿饭,睡一宿,明天依然很美好。
2012年4月13日发表于《许昌日报》
盖房
远古时期,凶禽猛兽多而人烟稀少,为避禽兽,祖先穴居、巢居。慢慢地,人把凶禽猛兽收拾了,驯服了,先民才搬到地上住,于是有了房屋。
东西南北,气候各异,顺应自然,方能生存,所以,各地房屋样式千差万别。许地一带无高山大川,飓风、地震等灾害也很少,冬寒夏热,干燥少雨,冬暖夏凉的起脊房屋非常适合居住。
常见的起脊有草房和瓦房两种。草房称“土房”,木土结构,泥土墙或土坯墙,木架梁柱,干草盖顶,后改为麦秸盖顶,但仍称草房。草房造价低,但雨雪天易漏水。瓦房为砖木结构,蓝砖墙,木架梁柱,小青瓦或平瓦盖顶,防雨性能较好,但造价较高。富户若建楼房,多为两层,称“棚房”。
瓦房比草房好,有些人家不甘心住草房,又盖不起瓦房,房子盖顶时,房檐沿房坡向上1米以内用小青瓦,再向上直到屋脊用麦杆,不伦不类,人们戏称为“金镶玉”。
旧时,盖所房子不容易,一般人家往往举全家之力,拿出多年积蓄,反复斟酌合计,条件成熟后才动土。许多人家往往几年前就着手筹划,预备梁檩,置办砖瓦。因此,盖房是大事。
一
欲盖房,先选址。
民间认为,在旧宅上建新房不吉利,迷信的说法叫“新房套老房,不出三年有伤亡”。如果搞不到新宅,只好在旧宅上盖房。既然有说法,肯定有破法。
据说,用黑牛拉犁,在旧房址上犁几下,便可破解。发明这种破法的人有些缺德,明知本地找不到黑牛,这不是难为人吗?好在人们很有智慧,在黄牛的身上搭件黑衣服,就硬充过去了。
如果选新址建房,得请风水先生看一看。看什么?一是太岁,二是千金煞。
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传说它运行到哪个区域,就在相应方位的地下出现一块肉状东西,它是太岁的化身,谁在太岁头上动土,就会招致灾祸。
千金煞是传说中的一个凶神恶煞,这家伙更坏,人们建造新房时,它悄悄地躲在地基中,如果不把它赶走,房子建成后,家中会死掉一名姑娘,因专克千金而得名“千金煞”。
风水先生法眼一睁,就能看到太岁和千金煞在哪里。果真如此,应该奉风水先生为救星。其实不然。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是民间对鬼神的一贯思路,反正请风水先生也花不了多少钱,请他们看看,除除心病,图个心净。
二
在风水先生指导下,择吉日破土。
破土动工前一天,建筑师傅领人按照所建房屋的设计尺寸,在选址上标出房屋地基的准确位置,称“放线”。放完线后,用石灰粉撒出标记,施工按照标记进行。
如果盖堂屋,房子坐北朝南,但朝向不能正南正北,应稍微向东南或西南偏一些。
动工这天,房屋主人在选址中央燃放鞭炮,边烧纸边祷告:“各路神仙躲一躲,这片地方让给我。”祷告完毕,用大扫帚象征性地扫几下,然后拿铁锨在地基一角或四角挖几下,随后,师傅们开始干活儿。如果吉日里遇到雨雪天气,破土仪式照常举行,称“应应好儿”,师傅们等天晴后再动工。
旧时,一家盖房,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会主动帮忙,主人只管饭、管香烟,不付工钱。破土动工那天,本村青壮年不用招呼,听见鞭炮声便主动过来帮工,即使两家之间有些过节,但遇到建房这样的大事,就会把两家的恩怨放一放,主动过去帮忙,如果不去,会被众人小看。
三
破土仪式结束后,开始打夯筑基。夯是砸地基用的工具,常见的夯有木夯、石夯和铁夯,从形状上又可分为立夯和卧夯。普通人家盖房打地基时,大多使用石质立夯,高约50厘米,截面约30厘米见方,夯上绑有扶手,四角拴四条绳子。
打夯时,一人扶夯,四人或八人拉夯。打夯需经风水先生指点,从哪里起夯,到哪里收夯,按照这个线路打夯,就能把“千金煞”赶走。
房屋地基的好坏,与打夯有直接关系。打夯时,并不是一夯一夯挨着打,而是隔一个夯距打一下。夯落下的地方叫“夯点”,空出的地方叫“夯眼”,打完夯点再打夯眼,夯眼、夯点都打完后,填新土接着打夯。
打夯时,领夯人是大家的主心骨。领夯又称“扶夯”或“引夯”,领夯人既要管夯的方向和落点,又要领唱夯歌。
打夯是件枯燥的重体力活,为了让打夯者齐心合力,并活跃劳动气氛、缓解疲劳,就产生了夯歌。夯歌决定着行夯的快慢和力度,因此请一个好的领夯人非常重要。领夯人要力气大、声音洪亮,还得掌握相当数量的夯歌。
领夯人每喊一句夯歌,其他人应和一声“嗨哟”。夯歌的节奏有快慢之分,慢夯四拍一夯,快夯两拍一夯。如果领夯人喊一完整的句子,而且语速缓慢,就表示慢夯,比如:
大家伙加把劲呀(嗨哟),咱们来打夯呀(嗨哟)。
打夯要打好呀(嗨哟),打好才结实呀(嗨哟)。
同样的夯歌,如果把一个句子分开,而且语速加快,就表示快夯:
大家伙呀(嗨哟),加把劲呀(嗨哟)。
咱们来呀(嗨哟),来打夯呀(嗨哟)。
打夯要呀(嗨哟),要打好呀(嗨哟)。
打得好呀(嗨哟),才结实呀(嗨哟)。
起夯时的夯歌一般为:
大家一齐来呀(嗨哟),咱们把夯抬呀(嗨哟);
一排又一排呀(嗨哟),把夯打实在呀(嗨哟)。
大家听我喊呀(嗨哟),一句一句侃呀(嗨哟);
千万别偷懒呀(嗨哟),用力齐向前呀(嗨哟)。
大家一齐抓呀(嗨哟),越打越得法呀(嗨哟);
咱们都提劲呀(嗨哟),越打越对味呀(嗨哟)。
用力抓起来呀(嗨哟),一夯一夯排呀(嗨哟);
该走一齐走呀(嗨哟),该抬一齐抬呀(嗨哟)。
指挥打夯的夯歌一般为:
抬要一齐抬呀(嗨哟),落要一齐落呀(嗨哟);
夯夯要砸实呀(嗨哟),别留马蹄窝呀(嗨哟)。
西边歪半夯呀(嗨哟),咱们望东挪呀(嗨哟);
左右招呼好呀(嗨哟),别让砸住脚呀(嗨哟)。
张三绳子松呀(嗨哟),就像没吃饭呀(嗨哟);
说了咱不恼呀(嗨哟),还得加油干呀(嗨哟)。
大家用些力呀(嗨哟),使劲把夯抬呀(嗨哟);
东面顶到头呀(嗨哟),到头拐回来呀(嗨哟)。
如果领夯人唱一般的夯歌,老掉牙,不吸引人,也激发不出干劲儿。根据现场看到的情况而随机应变现编夯歌才见真本事,若现编的夯歌既合辙押韵又幽默逗笑,甚至带点“荤”,就更精彩。例如:
树上喜鹊叫呀(嗨哟),那是把喜报呀(嗨哟);
房子咱盖好呀(嗨哟),媳妇往家跑呀(嗨哟)。
二嫂拿着菜呀(嗨哟),扭屁股走过来呀(嗨哟);
不许斜眼看呀(嗨哟),看多了夯砸歪呀(嗨哟)。
打夯活太重呀(嗨哟),娘儿们抬不动呀(嗨哟);
咱是男子汉呀(嗨哟),应该抢着干呀(嗨哟)。
四
打好根基,便可垒墙。
房屋前后墙体分别叫前墙、后墙,左右墙体称“山墙”或“屋山”。有则笑话,某人求卦,算卦先生告诉他,将死于山下,于是这个人终身不去有山的地方,一天在山墙边纳凉,房屋倒塌,被砸而死,众人方悟:原来是死于“屋山”之下。山墙上方开有透气小窗,称“花门”,花门上安有两根“十”字交叉的窗棂。
泥土墙、土坯墙和砖墙的垒法各不相同。
泥土墙所用的材料是土和碎麦秸。“烂泥扶不上墙”,所以加入碎麦秸,有的还加入碎麻头儿或碎麻批儿,和成泥后称“麻渣泥”。用垛墙叉把麻渣泥一层一层往上垒,每垒2尺左右,间歇四、五天,墙体干燥、结实后,修整一番,使墙体笔直,然后再垒、再修整,直到架梁。为使墙体美观,用稀泥外粉,讲究的人家用剪子把露出来的麦秸头一一剪去。
还有一种古老的垒墙方法称“版筑”,把两块木板固定起来当模子,把麻渣泥填进去,捣瓷实,除去木板,即成墙体。《孟子·告子下》载“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是殷商高宗的宰相,小出身儿就是个垒墙工。
土坯墙所用的原料主要是土坯。垒墙时,先垒五、六层砖,以防止积水泡烂土坯致使房屋坍塌,这段砖墙称“根脚”。跟脚垒好后,在上面铺一层谷秆,谷杆修剪得和墙体一样宽,称“剪草”,其作用是隔离砖和土坯,以防土坯受潮。再往上,用泥作黏合剂,把土坯垒高成墙。
砖墙所用的原料是沙子、石灰和砖。把沙子和石灰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和成灰沙泥作为黏合剂。过去穷,买不起那么多砖,墙体外表用砖,里面用土坯,称“里生外熟墙”。
墙的高低决定着房屋的高低,邻里之间房屋的高度应大体一致。民间忌讳南邻和西邻的房屋高过自已的房子,否则就是“欺邻”;更忌讳比前后邻居的房屋都高,人们称这样的房屋为“挑挑子”,传说会把前后邻居家的“财气”挑走。
五
垒好墙,上梁。上梁是建房的关键步骤,民间认为,上梁是否顺利,预示着住进新宅的生活是否康宁,因此上梁时非常慎重。
遇到慎重的事,都少不了麻烦这路神、那方仙,上梁时麻烦的是姜太公。传说,姜子牙遍封诸神而忘记给自己留下神位,无奈之下,就躲在住房的梁头上,上梁时只要在大梁上贴一张“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帖子,便可安然无恙。
想想也有道理,各路神灵都是姜太公封的,谁不怕他手中的打神鞭?拉他老人家当保护伞,哪路鬼神敢来捣乱?斯文的人家还在大梁上加贴一幅对联,上联是:青龙缠玉柱;下联是:白虎架金梁。
梁架好之后,主家烧纸、燃放鞭炮,以答谢姜太公的保佑之恩。答谢光来虚的不行,要来点实际的,不知道谁定的规矩,要送100个蒸馍给躲在梁头上的姜太公吃。起先,人们老老实实地准备100个蒸馍,一个个地把蒸馍从梁这边扔到梁那边,蒸馍必须绕梁而过,姜太公才能收到。后来人们觉得,蒸馍扔出去后又掉在地上,粘了泥土,数目还这么多,真可惜,于是把一个蒸馍掰开扔过去,取其谐音“一掰馍”。如果姜子牙真在梁上蹲着,不知他老人家有何表情与感想。
三间房屋用两架梁,立柱、梁、檩、椽等主要构件之间以榫卯结合,并用钉子和扒钉加固,构成稳固的框架,同时也决定了屋脊的“人”字形外观。
六
无论草房、瓦房,均为横向中间起脊。
草房盖顶所用的麦秸,在收麦时就要留意,选择那些又长又粗壮的麦秆,脱粒后扎捆备用。
在房坡上铺一层编织好的高粱杆,高粱杆上抹一层泥,然后上麦秆。上麦秆的顺序是由下而上,即先沿房檐横铺一层麦秆,麦秆根部朝下,用一种叫“拍耙”的专用工具把麦杆拍齐后,再向上苫一层,上层掩住下层的一部分,一层叠一层,直至屋脊。前坡和后坡的麦杆在屋脊上相连,用泥压盖。
瓦房用小青瓦盖顶。小青瓦又名蝴蝶瓦、阴阳瓦,弧形,青灰色。梁、檩、椽上好后,在檩条之间钉木格,木格上铺一层“八砖”,然后扣瓦,扣瓦的顺序是从上到下。用“人”字形或圆弧形的脊瓦起脊,沿房坡一层接一层向下扣瓦,至房檐时改用滴水瓦收檐。屋脊两端上翘,称为“龙头”,显赫门第的屋脊上还饰有脊兽。
七
合了顶,内装修。泥土墙和土坯墙用稀泥内粉,砖墙用沙子、石灰内粉。内粉完毕,涂一层石灰水“挂白”,又称“罩白”。接下来砸“地坪”, 把煤渣、石灰和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均匀,称“灰渣混凝土”,铺平夯实即成地板。富裕之家的地坪用青砖铺成,甚至木板扣成。
安好门窗,新房告成。
八
拔出手脚架后,地上有许多小窟窿,女主人在每个窟窿里塞一小团发面,然后封土,意在“发家”。
新屋必须有人居住,否则“人不住鬼住”。可是,新房潮湿,不宜居住,男主人把穿过的破布衫搭在梁头上或在上房的窗台上立放一双旧鞋;女主人在堂屋正中间摆放一辆纺车,摇几下,再铺一张席,让自家的孩子在席上打个滚儿。这样就表明:已经有人居住了。
乔迁新居,主家要上香、烧纸、燃放鞭炮,张贴灶神、财神等各路有用神仙的画像,摆放祖先的牌位,安置好神仙和祖先后,方可搬家。
乔迁当天要蒸蒸馍、炸油馍,蒸蒸馍要用发面,意味着从此就“发了”,炸油馍时,油馍会在油锅里翻来翻去,意味着从此就要“翻身”了。
有些人家还设宴酬谢建房师傅和亲朋好友,后来,乔迁新居设宴请客渐渐形成一种习俗,俗称“燎锅底”。
2012年6月18日发表于《许昌日报》